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,世代居住着同根家族白、鹿两姓子孙。时代变迁,清朝覆灭,民国建立。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、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,成年后各赴前程。黑娃与渭北郭举人家的小女人田小娥私通败露,田小娥亦被族长拒于祠堂之外,两人遂迁至慢坡窑洞内度日。
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浪潮,黑娃成为中坚力量,国共分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。鹿子霖乘机霸占独自留守的田小娥,并设计利用她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,引发族内轩然大波……
电影白鹿原剧照
风云变幻的时局下,素有“仁义”之名的白鹿村内纷争不断,古老的土地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电影《白鹿原》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,由王全安执导,张丰毅、张雨绮、段奕宏等主演。该片筹备9年、拍摄3年,影片以“白家”和“鹿家”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,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。
电影白鹿原影评《白鹿原》的第一镜头先瞄准这个土地,一片深沉、厚重、不会说话的土地,饱含沉甸甸颗粒的金黄色麦田,电影首先做到尊重这片土地,它与文学立场一致。王全安单刀切入,谈革命。运镜时不时瞄向白鹿原的牌坊,空旷如也、孤伶伶的土地上,硕果仅存的一座高大牌坊,仿佛死硬的钉子户一样守卫这片乡土。
革命如同晴天一声霹雳,从乡民们惊惶的脸上,隐喻这牌坊终究要被革了命。清朝被推翻了,意味着辫子、乡俗、人情,甚至床上办事的方式都会发生革命式的革命。鹿子霖如愿以偿当了乡约,革命了,你白嘉轩也别装逼,整天礼义仁志信,放个屁都是权威,民国了,一切重新洗牌。
电影不能把文学照搬上来拍,如田小娥为何偷情,因为武举人舞蹈弄枪的,那话儿干瘪,满足不了肉欲,没大意思。原著这样写的,武举人要壮阳,逼田小娥在私处泡枣,次日吃了泡过的枣子,倘全部照原著拍,就拍成了《玉蒲团》。民工说三姨太泡过枣的话大,肉多,欠收拾的屁股,影片做了巧妙的处理,引出黑娃打民工,反映其对三姨太的心动。
这部电影成功之一在于段奕宏的演技,吃面那段,两个“啥”的表演精到绝妙,戏剧效果无可挑剔。偷情顺理成章,这反倒成了最道德的爱情。在军阀面前,白嘉轩也不装逼了,老老实实敲锣号召捐粮,那张道德制高点的卫道士面皮早该揭下,反倒是伤风败俗、对世俗革命过一次的黑娃烧了麦子,为乡民们出了口气。
驱逐回乡后,白鹿原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革命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。黑娃革命太激进,落了草,鹿子霖以干爸的身份奸污了田小娥,这乱伦的性行为也是对白嘉轩卫道的革命,他长期协助白嘉轩维护正统的仁义,这不,他看得最透,什么狗屁仁义,尽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。
田小娥对爱情的背叛,尽管是受害者,也体现出对纯洁爱情的革命。俗话说,变天了,乱伦了,胡搞了,革命了。她丧失为鹿子霖颠覆正统的一枚棋子,果不其然,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也不装逼,脱下裤子也是那张脸,革命啥都假的,还是床上肉撞肉来的实在,什么高高在上的传统道德,他对正统的反戈意味着教皇也淫乱。田小娥是罕见的彻底革命者,有新欢之后,尿了鹿子霖一脸。昨天你革别人,今天你也得被革。
白孝文拜倒在女人的大腿下,这便是真实的人性。白鹿原也别装正统了,至少精神上的牌坊已然轰然倒塌,白嘉轩已经二进宫,被人性扇脸了。出来混,要还的,鹿三一刀捅死了田小娥,印证了古训,色字头上一把刀,正统文化也并非一无可取。
电影限于篇幅,对原著抗战后的内容并未敷笔。黑娃做了土匪回来后,一棍子锤了白嘉轩一顿,暗喻白嘉轩这么高高在上的道统照样被请下神坛,被晚辈黑娃给革了命,点出原著的思想:妄为正义,间接害了多少人。电影在立意上跳出原著的窠臼,从革命这一精辟视角来解读白鹿原,从鹿子霖奔走高呼“白鹿原,革命了”,已昭然揭示整个历史大时代的大革命,与席卷而来白鹿原这渭河平原的小革命。
沧海过后,潮退下桑田。多少物是人非、多少风花雪月、多少儿女情长、多少恩怨情仇、多少东风吹西风式的革命,唯一不变地是发生这片故事的土地,厚重的土地爱着农民,我们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,正如《乱世佳人》,变革后、随风而逝后,对这片土地浓浓的情谊。所以,电影最后一个镜头,欣喜地给了土地,变化的是人,不变的是土地。本片格局或立意不在芦苇的任何一个剧本之下,如《活着》、《霸王别姬》,芦苇也别装,王全安未必比不上你。